養殖水紫外線消毒器是一種內置紫外線消毒燈的消毒設備,通過配置在溝槽內的紫外線消毒模塊中的紫外線燈發射中心輻射波長為253.7nm的短波紫外線殺菌和消毒溝槽中的水體,解決處理后污水細菌指標的超標問題,排出水體的細菌學標。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使用養殖水紫外線消毒器過程中容易進入的誤區:
1、不進行燈管的維護與更換
一些朋友認為,只要紫外線燈還能點亮發光,那就證明還能對水體進行消毒殺菌的作用。其實不然,紫外線殺菌原理主要靠UVC波段對微生物DNA、RNA造成的不可逆轉的破壞。而每一種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紫外線殺滅、死亡劑量標準,劑量是照射強度與照射時間的乘積{K(殺菌劑量)=I(照射強度)xT(照射時間)}。
2、頻繁啟動
對于初期使用該設備的客戶,可能會認為有需要時開啟設備,不需要就關閉,這樣能使燈管使用壽命更長。事實恰恰相反,UV燈是一種氣體放電燈,每一次啟動都會對燈絲造成一次沖擊,會導致燈絲上電子粉濺射。頻繁啟動,會讓電子粉的丟失速度高于燈絲的損壞速度,導致UV燈使用壽命縮短。所以,連續工作時間越長,開關次數越少,壽命才會越長。
3、相對濕度
相對濕度主要是工作時的外界環境濕度。若濕度高于85%,設備有可能出現電氣安全事故,如漏電,元器件故障等,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在潮濕的雨季或氣溫驟變的交換時節,應特別注意。
4、溫度影響
溫度是一個常常會被忽視的一個條件因素,溫度對紫外線的輻照強度會有一定的影響。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輻射強度降低。一般在20~40度范圍內紫外線輻射強度大且穩定,能達到理想的消毒效果。所以,使用時,一定要嚴格注意水體溫度不要超過5~60度的溫度區間。一旦超過,會導致處理結果,不能達到預期要求。